活動紀要
主辦學校: 慈濟學校財團法人慈濟科技大學
舉辦時間: 105 年 10 月 25 日(星期二)12:00~13:20
舉辦地點: 多功能展覽室
活動名稱: 人文教育讀書會:認識生活中的輻射
聯 絡 人: 楊淑娟
聯絡電話: 03-8572158#2364
活動紀要:
本次讀書會邀請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洪茂欽老師擔任講師,分享日常生活中會遇到的輻射相關知識,以解開一般大眾對輻射的迷失與誤解。
輻射是一種電磁波,而電磁波是由電場與磁場交互作用所產生,屬於能量的一種。電磁波可分為「游離輻射」和「非游離輻射」。游離輻射係指頻率大於 3×1015 赫(Hz)的電磁波,一般常稱為輻射或放射線。最為人所知的游離輻射就是 X 光,它的頻率比起非游離輻射高的多,其光子能量強到足以藉由打斷細胞內各種分子的原子鍵而產生游離化,必須嚴格防護,因此醫院的 X 光室都有鉛板屏蔽,避免輻射 外洩。包含太陽光、日光、手機、雷達等皆屬於輻射的一種,並以電磁波或粒子等不同的形式呈現。非游離輻射係指頻率小於 3×1015 赫的電磁波,一般俗稱電磁波者皆屬此類。它的能量較微弱,無法打斷原子的鍵結產生游離化。按照頻率/光子能量高到低的順序,非游離輻射的族群可分為紫外線(UV)、可見光、紅外線(IR)、 微波(MW)、射頻(RF)、極低頻(ELF)等。極低頻由於波長非常長,約 5000 公里,所以通常稱為電磁場。能量與頻率成正比,所以頻率越低,波長越長,能量就越低,相反的頻率越高,波長越短,能量就越高。
在我們的生活環境中,到處都有電磁波。舉凡各種用電的家電用品、傳播用的廣播電臺、通訊用的微波基地台、每日所見的陽光,皆是電磁波的來源,甚至人體本身也會輻射出電磁波。一般人為產生的非游離輻射來源,可概分為射頻和極低頻兩類:射頻非游離輻射來源常見的有廣播電臺、電視轉播站、手機和基地台、無線網路(Wi-Fi);極低頻非游離輻射來源通常由各種電力、用電設備所產生,像是變 電所、輸配電線、配電變壓器、各式家電用品。
電磁波的存在與文明進步之便利性呈現緊密之相關性,於日常生活環境中有許多不同型式之電磁波來源,諸如高壓配電站、變壓器、馬達、廣播電臺、無線電通訊設備、電腦設備等,其頻率範圍可從極低頻至超高頻(60 Hz~3 GHz)範圍。不同於聲音、化學物質若超過一定程度人體多能感知並反應,大多數電磁波皆無法由五官感知,需透過儀器才能得知其存在,因此「電磁波對健康是否有危害?」的認 定一直非常的分歧。
茂欽老師提到當使用電器用品插上插頭,運用交流電時就有電磁波釋放出來,但是家電製品、輸電線等電頻率是 60 Hz 屬於極低頻率電磁波,其頻率與能量相當小對人體並不會造成危害。
日前環保署目前建議之電磁場高度不超過 833 mG(毫高斯,非游離輻射的強度單位),位在高壓電塔下之電磁場僅有一至兩百毫高斯,且輻射與距離平方成反比, 故在高壓電塔下並不會造成危害,但若改埋在地底,通常無法埋太深,其電磁場相對較高,芬蘭醫學研究員做過研究顯示住宅區高壓電線產生的磁場「與成人的癌症無關」。一般家用電器,越耗電的磁場越高,由高至低分別為吹風機、電鬍刀、吸塵 器、檯燈、手機,但目前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結果,尚未有明確研究資料足以證實家電用品產生的電磁場對人體有影響。
國際癌症研究署(IARC)於 2002 年發表人類致癌風險評量專題論文集:「靜態與極低頻電磁場」,依照彙整分析可信研究的結果,將極低頻磁場歸類為 2B 級,即「流行病學證據有限,且欠缺動物實驗證據」。靜磁場、靜電場和極低頻電場則為 3 級,即「對人的致癌性無法被分類」。2010 年 5 月 IARC 依據使用無線手機與增加罹患神經膠質瘤(一種惡性腦癌)之風險,將射頻電磁場歸類為人類可能致癌因子的 2B 類。該結論表示這些射頻曝露會引發長期健康效應之可能性,特別是針對增加癌症之風險。但其輻射無所不在,並早已成為生活中的一部份。
老師最後強調,游離輻射已被人證實對人體具有潛在危險,使用時應當考量合理抑低(例如到醫院做檢查時就要選擇強調低輻射劑量的儀器);而非游離輻射則多是日常使用的家電用品,使用時間、強度難以精確衡量,雖然目前皆尚未有對人體 健康影響之定論,但建議還是保守使用為宜。雖然這次的主題-輻射-很專業,但透過茂欽老師深入淺出的說明,以及即時與現場聽眾的互動,與會老師都表示聽完演講後對輻射都有進一步的認識,是實用性很高的一次演講。
活動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