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2 銀髮族營養飲食與實作
三月十二日、二十六日,全人教育中心自然學科舉辦銀髮族營養飲食與實作,邀請全人教育中心副教授孔慶聞授課。課程分為兩個部分,先透過講座建立正確觀念,介紹銀髮族所需的營養,再讓學生親自下廚。
三月十二日的講座,孔慶聞介紹老人家和成人生理結構的不同、飲食問題、可能缺乏的營養素,以及食材如何選擇、備料、切割、烹調,才能達到「吃得下、吃得夠、吃得對、吃得巧」的原則。同時,「糊狀食物」與「稀水狀液體飲食」的稠度辨識也很重要,才能讓吞嚥困難、缺牙的銀髮族也願意吃飯,以免老人家營養不足,導致體重減輕、免疫力下降,成為受感染的高風險族群。
老人家常有錯誤的食物攝取觀念,導致被慢性病纏身。孔慶聞介紹每天需攝取的榖類、蔬菜、豆、魚、蛋、肉,以及如何利用唾手可得的湯匙、飯碗、杯子和手掌衡量食物份量。不少學生驚覺,自己竟然部分攝取不足或過量了。
三月二十六日的銀髮族飲食製作,菜單有軟質地瓜粥、香炒南瓜四季豆、鮮菇豆腐羹。這些料理能讓老人家攝取足夠的膳食纖維和蛋白質,而豆腐、雞蛋較軟,容易入口。再搭配各種顏色的蔬菜,讓擺盤更豐富,增加長輩進食意願。
實作時,有些學生以自己飲食習慣,將食材切得太大塊,卻忘了老人家難以入口。孔慶聞再度提醒學生,食物的大小會影響長輩進食的意願,也仔細說明如何讓食物變軟、需要川燙與否、調味料的使用量等。
雖然每組的食材都相同,料理香氣四溢,但是煮出來的外型、味道都不太一樣,因為,製作者在食材切割、調味料使用,甚至放菜、烹調先後順序、及火侯控制,在在都會影響到料理的結果。孔慶聞表示,烹調時間和溫度控制是最重要的,食物的軟爛程度則要看老人家咀嚼、吞嚥的情況調整。針對吞嚥困難的長輩,食物就必須完全是糊狀的,反之,則不能煮得太軟爛,要讓老人家多咀嚼,刺激大腦,以免能力退化。